培养孩子运动训练好习惯的6个方案
1.第一树立一个正确观念——不生病不等于运动体能好
运动体能主如果指人在身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包含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两个方面。运动体能进步的过程是促进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协调进步的要紧原因,它的意思远远超越不生病的意义,不生病的孩子经过持久的运动训练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加以强大。
2.合理安排运动量
依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素质近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量。开始运动的时候,可以运动量小一些,慢慢把握孩子的体能特征,日后渐渐延长。
3.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幼儿运动以身体训练为主,诸如爬、跑、跳、投、压、郊游、拍球、跳绳、骑车、游泳、体操等项目。不同项目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训练成效,要以孩子的生理特征为基础,身体素质哪一点欠缺就多练哪一点,需要提升速度可选择跑、骑车等项目,需要增强耐力可选择游泳、郊游、跳绳等项目,需要提升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可选择跳舞、荡秋千、拍球等项目,需要提升柔韧能力可选择体操、按压等项目。要由少到多、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逐步增加训练项目,并兼顾多种项目结合进行,使孩子的身体得到全方位训练。
4.运动训练游戏化
不要把运动训练当成单调的技能练习,像运动员那样枯燥、严肃,如此根本调动不了孩子的积极性。运动训练游戏化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他才会跟爸爸妈妈积极配合,这一点对幼儿非常重要。为此,爸爸妈妈要常常编造一些情境和故事,孩子才能放松地在游戏中得到训练。带孩子到一些休闲娱乐场所玩那些大型器械也是促进孩子身体运动的好方法,只不过应该注意为孩子做好周围的安全保护。
5.运动训练生活化
一些运动项目虽然需要专门的时间和场地,但还有不少运动要在日常进行,特别对幼儿来讲,运动不只指身体大肌肉运动,还包含手指等小肌肉运动,小肌肉精细动作比较适合在日常训练。不少生活环节,大人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放下让孩子尝试,都是训练的好机会。
6.用扬长促短的方法鼓励孩子
有些孩子喜欢表现我们的长项,回避我们的短项,特别是当他在公众场所感觉丢过面子的事情,为了维护自尊,他就是不想再做某些活动。这时不要直接刺激和强迫他,可以换别的运动游戏。爸爸妈妈还可以与幼儿园老师密切交流,察看孩子的心理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手段。